发挥国企主力军和顶梁柱作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0

 胡 迟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我国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线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国有企业应当从自身的功能定位出发,强化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服务于国家战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且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一、国有企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从功能定位看,我国国有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有企业为构建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从立足于微观上搞活国有企业到宏观上搞活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的布局不断优化、结构持续调整。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策指导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古语云:“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面临怎样的“局”决定着采取怎样的“略”,“谋局”是“谋略”的基础和前提。在认真研判国内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制定政策举措和战略策略是我国一贯倡导和坚持并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方法。从政策演进看,党中央、国务院在4个时间节点发布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政策、规划,指导并推动了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2015年8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本配置,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二)国有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产业体系构成和发展的逻辑看,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结构持续调整的过程就是国有企业积极参与、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以此视角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四十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具体而言,从纵向看,是勇做产业链的领军企业;从横向看,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同时发力;从动力机制看,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创新驱动的成长机制,不断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与韧性。

1.勇做产业链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立足全局全国全产业链,强化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的责任担当。为推动中央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打造现代产业链建设领军企业,以链带面、织链成网,助力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资委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企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制定产业链建设方案、编制年度计划,形成以十大工程类别、30项重点任务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履职工作指引。总体看,有以下几方面进展。一是着力强链补链,逐步消除卡点。2022年,16家领军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270余个产业链难点。中国中车成功研制世界首套设计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石化加大氢能下游应用产业布局,累计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9座。二是巩固长板优势,构建发展高线。中央企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解决“锻长板”问题100余项,推出新技术新产品260余项。中国联通率先提出大数据基础设施安全、云原生安全等国际电信标准,立项30余项、发布15项,数量国际领先。中交集团在厦门港、南沙港成功示范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港口调度引导系统,打造了北斗“走出去”新应用场景。三是培育产业生态,汇聚创新合力。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创新产业链有效组织治理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中国宝武组建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吸纳15个国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资助全球22个低碳冶金创新项目。

2.不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体量上看,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布局的主要领域。中央企业超过7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矿业等传统产业。对这些“老本行”,国有企业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了国有企业在这些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从中央企业看,“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逾20%,电力、石油、钢铁、建材等重点企业能效水平保持全国领先。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下降,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二五”末下降18%。2022年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3万元/人,同比增长8.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专业化整合成为中央企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累计有27组49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有序退出。目前,中央企业在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过70%,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如2021年实施的“鞍本重组”,实现了从规模体量到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形成了“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2023年以来,已有多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迅速签约落地,专业化整合明显提速,且在各领域影响重大。专业化整合不仅涉及传统产业,也有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涉及14家中央企业共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是近年来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广、项目较多的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还制定了重点行业领域布局结构调整指引,推动中央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3.发力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从体量来看,占GDP的比重约为13%至14%。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近年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布局。中咨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由0.7万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2.8%提升至27%,投资规模增长115.2%,年均增长28%。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1.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主要覆盖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

众多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注重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其发展路径显示出两大特点。一是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如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近些年加快钨、锂、镍、石墨、硅、锰等产品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超前布局,加强上下游协同贯通效能,打造闭合循环产业生态系统;把金属材料作为进口替代的发力点,加大高端硬质材料、精密加工刀具研发力度,加快集成电路及芯片用多晶硅、电子级硅基前驱体突破,做大新材料新动力增长点。二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除自主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外,还运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基金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来整合优质资源、快速扩张规模以及减少市场风险,也同时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引导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旗下国新基金引导和带动各类资本向战略性前瞻性领域集中。

4.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有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以中央企业为例,多家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近10年来央企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超过全国1/3,2022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2023年1-6个月,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同期,地方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20.5%。中央企业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取得并打造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和标志性工程。

(三)加大中央企业优化创新生态的政策供给

从政策供给与环境上看,国务院国资委近年来加大政策精准供给,推动中央企业优化创新生态。国务院国资委陆续推出了两大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科改行动”“双百行动”旨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政策特区。目前,两大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已进一步扩围深化,“科改企业”“双百企业”总数分别扩充至672户、580户。上述两项专项行动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点企业均锚定专项行动,全力打造改革、创新双轮驱动的改革样板和创新尖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完美收官。

二、国有企业更加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步构建起了规模大、行业全、配套完善、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当前,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这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性优势,这个优势保证了我国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带来的供给冲击,彰显了我国经济韧性。但同时应当看到,我国产业体系虽然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但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还不够广、程度不够深、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我国部分产业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仍有不少产业在核心环节与关键技术和设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面临“卡脖子”难题。我国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还相对较低,2015年起我国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超过美国及日本,成为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整体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较低。切实有效解决上述“断点”和“堵点”问题,对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国有企业责无旁贷地发挥主力军顶梁柱作用,进一步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更加突出国企发展与改革的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安全支撑是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未来国有企业要按照现代新国企的功能定位,着眼于“国之所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利用在产业基础和需求牵引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一)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国有企业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从发展方向看,国有企业应当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布局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尽快形成体系化布局,坚持长期主义、稳定投入,边发展、边突破、边布局。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作为产业发展责任主体,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确保目标明确、主体明确、任务明确,同时强化与产业链上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合作,加大力度开展重大投资、产业并购、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抓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

一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不断为国有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2023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调研期间表示,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国资委要求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将陆续出台,这些政策会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在产业布局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和完善体制机制四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

(二)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三化”转型

传统产业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的优势领域,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一是以数字驱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近年来,产业数字化方兴未艾。数字技术正加速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最新有关汽车、石化行业龙头企业的调查显示,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生产过程更加平稳、安全、高效,同时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夯实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兼顾“双碳”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绿色产业、绿色产品投入和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二是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相互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联系紧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传统产业基础支撑,而传统产业的高端智能化发展也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带动,两者的统筹协调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传统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探索以国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资源共享、联合开发,立足于产业链构建上下游协作配套体系,通过资金、信息、产品、数据流动,发挥龙头企业及“链主”企业对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形成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网络。

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国务院国资委已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布局结构调整指引,要求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推动中央企业2023年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布局比重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中央企业全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6%以上。

(三)当好现代产业链的链长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影响带动能力,未来要当好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切实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当好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领作用,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锻长,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保障能源资源供应、畅通经济循环等关键点上聚力发力。

二是当好产业基础提升的支撑者。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实施重大技术产品和装备攻关,集中优质资源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弱项。积极承担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任务,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强化对关键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

三是当好产业协同合作的组织者。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协同带动作用,牵头打造产业链共同体,拓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聚焦解决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融通对接的过程中,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可以深入合作、融合合作,以“补短板”“锻长板”优化和增强产业链韧性,兼顾产业链和供应链效率与安全水平,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多部门多层级协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格局。

四是充分发挥安全保障作用,着眼于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从两个方面加强产业领域的布局建设。从横向看,要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粮源掌控能力,加大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管网和国家水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有效发挥支撑托底作用。从纵向看,要实现上游原料、中游中间品、下游消费品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力争在全球产业链布局和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四)以创新引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新为驱动力,以强大的基础科研实力为根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创新为核心引领,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在这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和科技创新骨干作用。

一是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坚定创新突破信心。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紧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难题,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最大限度形成合力,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其实面对整个国有企业)提出两方面要求,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研发投入,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另一方面,要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改进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创新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是将举国创新体制与企业创新主体有效结合。国有企业是实现举国体制与企业创新主体结合的最佳载体。首先,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创新主体的作用,通过企业创新联合体等创新机制、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基金等资本支持,以及基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全面激发企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企业要主动加强前瞻性、应用性的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发挥平台经济在数字创新和技术创新上的重要引领作用。其次,要把举国创新优势和企业主体创新结合起来,举国创新更多在基础技术、底层技术及前沿技术创新上发力,企业主体创新更多在应用创新、市场创新及场景创新上发力,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探索国家科技计划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机制,聚焦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重点关键基础研究问题,增强企业利用技术成果实现创新转换的能力。

(五)国企与民企协同共建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现实写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既有市场竞争又有协同合作。民营企业同样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国有企业要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共同发力。加快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协同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格局。从产业布局看,国有经济分布在基础性行业和支柱产业的国有资产比重超过50%,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占有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则主要分布在服务业、制造业等一般竞争性领域,贡献了我国GDP的60%、国家税收的70%、企业总数的80%、新增就业的90%。从制造业看,国企和民企多数是上下游关系,民企从事制造业偏下游,但也更加接近市场。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有很多外协零部件供应商,与民企合作。两者互补性大于竞争性,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双赢。当然,国有企业要在竞争中性的前提下与民营企业竞争、联合。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性作用,营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开放融合、高效运转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共同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国有企业要利用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支持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将技术成果向民营企业开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大力培育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生力军。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