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发展成效及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要求

0

 创新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不断强化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稳步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创新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创新发展在新阶段面临的新要求

(一)发展阶段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要求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近些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发生重要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依靠要素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同时,单纯依靠技术引进也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我们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疫情冲击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双重挑战。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受到侵蚀,新经济新动能承压明显,创投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面对严峻形势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要求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美国以“国家安全”等名义,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和中美科技交流持续予以打压和限制,不断升级高技术出口管制措施。2022年,美国政府加大对华战略围堵力度,出台一系列新的围堵和封锁措施。其中,所谓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对有助于提高美国创新竞争力的领域增加补贴,限制获补贴的全球芯片企业未来10年内在华投资先进产能,增强美国在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2022年10月美国发布《出口管理条例》最新修订规则,采取将特定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含有此类芯片的计算机产品以及半导体制造设备、软件和技术加入《商业管制清单》,限制美国人为涉及中国的特定半导体活动提供支持等措施,限制中国企业获取英伟达、AMD等公司的先进芯片和计算机产品以及寻求国际晶圆代工厂商的流片和代工服务。同时,美国又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各类制裁清单,并联合盟国加强对中国的科技围堵。美国的科技打压在短期内会给中国科技创新增加障碍,但也促进了全社会加快凝聚创新共识,激发了更多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增强中国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中国科技与经济安全更迫切地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更需要加快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要求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等新兴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领域技术加速突破,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涌现,催生出众多新业态、新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引发新一轮国际分工重大调整,重塑世界竞争格局。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新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加大基础科学和前沿领域投入,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争取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在各国政策大力支持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正在酝酿重大突破。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在新时代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塑造新优势、开辟新赛道,需要我们加强前沿领域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二、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部署和举措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挑战,党中央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针对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产业基础不牢等问题,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开放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为克服创新体系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022年,中国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不断优化配置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依靠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1.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突破“卡脖子”技术需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基础上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2.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2022年,中国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强化重点领域和基础领域布局,加快重点领域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推进,完成首批20个实验室遴选与重组试点,推动形成覆盖面全、领域清晰、布局合理、有效支撑国家战略目标与战略需求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持续推动科技领军企业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组建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探索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3.深化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制度改革

2022年,中国围绕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制度进行了相关改革。加快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重大任务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设立颠覆性技术专项,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给予科研单位更多项目管理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提高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建立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的操作性规范。相关部门还统筹部署了技术要素市场制度、技术要素交易网络、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

4.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创新高地,在技术、产业、人才和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2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成渝(2021年12月获批)、武汉(2022年4月获批)开始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包括:围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进行攻关,提升原创科技策源能力;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开展先行先试;强化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创新发展。

(二)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针对中国科技支撑经济发展不足及其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党中央提前谋划部署重大科技项目,出台一系列举措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

1.加快实施国家科技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

党中央在总结过去十年科技工作及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系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集聚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022年,各地方、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重要文件,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陆续制定实施了生态环境、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交通、卫生与健康、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中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科学技术普及发展等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保障了科技工作按照中央部署有序推进。

2.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基础科学也是美西方对中国科技遏制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国2022年开始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等支持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高校开始加强有组织科研,设立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专项,启动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

3.支持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是发挥科技对经济支撑作用、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2022年,中国出台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支撑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税收政策方面,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可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能够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研发项目方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单列预算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决策作用方面,建立向企业咨询及征求意见的制度,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推动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驱动要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关键战略支撑。中国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能力不强、传统产业附加值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不足等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来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2022年,相关部门围绕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1.着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定要在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特别是要在涉及产业基础能力的短板弱项上下大功夫并取得突破,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2022年,相关部门按照“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有关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重点是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促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

2.着力推进智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全球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2022年,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高端化方面,继续推动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努力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智能化方面,多部门联合开展了2022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绿色化方面,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产品示范应用,积极推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以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和构建绿色供应链为牵引,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计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3.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前沿领域技术创新的高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也是塑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2022年12月,中央将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出明确部署。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持续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一批专业性行业性国家级人才市场;加强债券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相关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支持,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尖兵、科技方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人才工作还存在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集聚天下英才,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1.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部署实施“强基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瞄准未来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此外,针对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展露才能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减负专项行动。

2.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选拔评审、学风建设、担当作为、监督管理等方面推动改革。部分地方和高校院所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试点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各地方、各部门调整了相关科技成果评价制度。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

(五)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开放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在面临封锁打压的形势下,更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必须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加强开放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1.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2022年,中国继续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全年共举办了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会议,新签和续签了25项科技合作文件。相关部门加强国际双多边科技合作与知识交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等研究合作,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中欧、中德、中加、中新、中挪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加强创新成果共享。支持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工作并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进并试点设立了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鼓励各国科学家围绕重大问题共同开展研究。聚焦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环境安全等人类共同挑战,策划组织国际科普活动,增强国际合作共识。

2.加大吸引国际人才力度

推动国际人才认定、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互认。在风险可控领域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加大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推进人才社区建设,提高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顺畅流动。鼓励地方政府面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精尖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程序。探索建立外国在华留学生校外实习和勤工助学制度。

三、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克服内外部多重挑战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科技政策加快扎实落地,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科技和人才基础不断夯实

1.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

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接近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如图1所示)。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2023.5亿元,增长11.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2.科技成果水平明显提升

2022年,中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达4.99万篇,比2021年增加16.2%,占世界份额为27.3%,提升近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22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161.9万件,同比增长2.1%;科技成果登记数量84324项,同比增长7.2%(如图2所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C919大型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并交付首架飞机,ARJ21支线客机实现百架飞机交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国产10万吨级大型渔业养殖工船交付运营,首艘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3.人才供给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到635.4万人年,同比增长11.2%,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首位。高端人才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内地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达到1169人次,同比增长25.0%,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2位。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24.3万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博士生13.9万人,硕士生110.4万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占比超过80%。

(二)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

总体上看,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2022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上升至第11位,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基础设施等规模已处于世界前列。

1.科技创新布局不断优化

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健全,一些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各方力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态势逐渐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体系布局日益完善。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引领作用更为突出,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已分列全球科技集群第2、3、6位,辐射带动泛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形成。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进一步优化,科技力量加速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职尽责、相互协作的机制逐渐完善,体系化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影响力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

3.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保障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完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了更大突破。科技评价改革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持续增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逐步形成。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投入效能得到提升。科学家精神、创新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4.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上升。高水平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稳步增长。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卓有成效,在科技扶贫、创新创业、技术转移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惠及了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实现新跃升。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三)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1.科技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力更强

2022年,中国重点领域科研攻关加快推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突破、玻色子奇异金属态发现等一系列基础研究重大突破有望推动物质世界认识、产业发展向前大大迈进一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稳步实施,重点研发计划79个专项全面展开。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快场景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1位。

2.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2022年,更多企业发挥了出题人、答题人以及阅卷人的作用,提出科技需求、参与科技决策、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中,企业参与或牵头的比重接近80%,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超过3/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33万家增长至40万家,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企业总研发经费投入的68%,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32.8万家增长至50万家,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500强。企业在科技项目形成、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形成,提高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1.产业基础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

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相关政策部署推动下,中国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和先进基础工艺攻关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在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产学研协同攻关的组织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

2.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如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实现了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突破,获证上市并投入使用。2022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4.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1.8%(如图3所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加快,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9%和77%。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0.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

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加快发展

2022年,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顶住压力不断前进,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分领域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8万亿元,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2%。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0.3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0.5%和93.4%。光伏电池产量3.4亿千瓦,同比增长46.8%。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全球占比均超过70%。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显现,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足、产业链配套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共创建了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创新的高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任务,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当前来看,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不高,特别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基础软件等基础能力薄弱,创新动力和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型举国体制有待健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仍要攻坚克难。面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难度不断加大的挑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继续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本文节选自《中国发展报告202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内容略有删减)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