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0

盛朝迅

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和鲜明特征。要采取适当举措积极落实好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部署,助力新型工业化重要成果高效落地。

一、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数智赋能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路径和关键抓手。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第一,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是产业技术再造必须夯实的底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30%,成绩斐然。然而需要看到,我国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主要限于制造业领域,尤其是加工组装环节。但我国在电器、电脑等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方面的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软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基础材料研发等方面的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新型工业化一定是地基夯实的工业化,是基础能力不断提升的工业化,是薄弱环节不断增强的工业化。在筑牢地基的过程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

第二,数智赋能使新型工业化“大厦”的“五根支柱”更加牢不可摧。第一根支柱是制造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一定要在夯实基础上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面。第二根支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经济体系的新支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两节分别聚焦“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和“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事实上,从2010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其在GDP中的比重从不到3%提高到13%以上。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更重要的新支柱,在结构性建设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比如“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成果。我们将瞄准未来,专注如何在未来十年、十五年取得经济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比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构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全球发展主动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第三根支柱是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广阔就业空间,服务业大有可为。第四根支柱是现代化农业。新型工业化的“新”也体现在四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扩大了“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路径。第五根支柱是基础设施升级。基建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之举,既包括传统基础设施,也包括新型基础设施。数智赋能有助于新型工业化的五根支柱更加稳定坚固。

第三,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利于“六化”的三种结合。其一是数字化、智能化。这不仅是新型工业化的底座支撑,也是其上层产品。比如,智能产业中智能网联汽车、智慧路、智慧网、智慧车,便捷网络体系的建设等。其二是链条化、集群化。过去,产业发展是单个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未来,产业发展是链群式发展,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等,比如,工信部推动的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建设取得巨大进展。推动新型工业化,要充分重视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其三是创新化、现代化。通过国际开放合作,进一步促进新型工业化赋能升级。当然,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其中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二、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

新型工业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数智赋能。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产业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带来红利,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就要抢抓数字经济和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应用同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具有六个鲜明特征,即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四化并联、融合发展、高度开放、优质高效,这是界定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时代特征。当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深刻把握这六个内涵特征,有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深走实。

第一,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动力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意味着产生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的含金量。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和质量发展水平。

第二,绿色发展。不同于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之一是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第三,四化并联。过去的模式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在的模式是: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为工业化开辟新的市场和新的空间。由此,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深度融合,呈现互促效应。这对未来新型工业化而言非常重要。

第四,融合发展。就分类而言,产业体系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制造业等。但是就实践来看,产业发展是相互融合、连续贯通的,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进程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赋能让产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比如,很多企业的产品谱系非常全面,既有制造业,也有服务业;既有研发,也有物流;既有生产,也有营销。因此,融合化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大趋势,要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和农村一二三次产业的有效协同。

第五,高度开放。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发动机”是高度开放。利用开放协作来推动合作共赢,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协同起来,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过去的商品开放往往以贸易开放为主,未来的开放涵义更加广阔,既包括技术的开放、服务的开放,也包括标准的开放、制度性的开放,旨在加快构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第六,优质高效。新型工业化最终要实现的是提升工业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的效果。只有新型工业化的整体收益更强更高,才能够将产品质量打造得更好更优,才能使“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使“中国生产”转向“中国创造”,使“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使“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构建起高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推动新型工业化具备以上六个鲜明特征。就地方政府而言,下一步需要加大产业集群,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加大数字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让数智赋能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也存在一些问题。转型成本较高,相关政策协同性有待加强,大中小企业创新生态融通较少,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了落实好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重要部署,推动新型工业化如期取得重要成果,笔者提出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三个初步建议。

第一,加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适度超前,特别是在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领域以及与产业密切融合的基础设施领域。适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相关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第二,加强培育领军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重要文章中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擘画了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路径,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其中,领军企业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比如在发达国家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知名企业在人才培育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均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样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

第三,加强培育产业生态。产业政策应从过去的点状支持变成将来的面群支持。营造产业生态要“建苗浇水”,通过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创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室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2023第八届世界物联网大会上所做的演讲整理。)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