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技术产业促进消费的战略意义与发展路径

0

 李勇坚

 摘 要:深度技术产业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深度技术产业通过应用前沿技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根本问题、重大问题,从而在促进消费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本文在简要分析深度技术产业定义及特征的基础上,对于其发展路径,提出要通过方法融合、技术融合、供应链产业链融合,构建“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发展周期,创建产业生态,充分发挥深度技术产业促消费的潜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深度技术;产业生态;促消费 

 一、导言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十年中,除去三年疫情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23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达到77.20%(如表1所示),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央高度重视消费的拉动作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24年要努力促进居民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场景的投资。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中央促进消费政策的落地,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然而,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人均GDP的上升,消费内部耐用消费品等传统促消费的重点潜力减小。事实上,我国的重要耐用消费品,包括汽车、手机、电脑、家电等,销售量均已在2020年前达到历史最高点,这几年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不再有爆发式的增长潜力(李勇坚,2023)。因此,从本质上看,在促消费方面需要新的思路,尤其是要重视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供给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扩大消费需要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利用科技进步的力量,满足居民尚未能满足的需求。从科学满足人类的需求来看,虽然科技在持续进步,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满足人类需求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曾指出:“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事实上,科技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交通、健康、衰老、疾病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取得那么理想的进步,这说明科技应用在解决大的问题方面与人们的期待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此背景下,很多研究者或投资者关注科技进步优化供给对于消费的影响。他们认为,科技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现有技术销售传统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如Uber或Cabify),这一类公司主要是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效率、交易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扩大消费,但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一些基本需求,如健康长寿、使用清洁能源等。另一类公司是深度技术(Deep-Tech)企业。“深度技术”一词是由印度投资公司Propel(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瓦蒂•查图尔维迪(Swati Chaturvedi)在2014年提出的,她认为,深度技术产业是指“建立在科学发现或有意义的工程创新之上的产业”,这些产业及企业关注人类面临的深层次或根本性问题。

很显然,深度技术产业利用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或潜在需求,拥有现成的市场空间。因此,其在扩大需求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二、深度技术产业定义及特征

(一)深度技术产业的定义

“深度技术”一词提出还不到十年,对其研究也未能深入,因此,对其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斯瓦蒂•查图尔维迪认为,深度技术产业能够满足人类在现阶段尚未满足的一些基本需求,并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例如,能够治愈癌症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帮助人类抵抗衰老的药物、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因此,深度技术产业不包括现有的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数字科技企业(如Uber),也不同于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交易或者交互效率的企业(如Facebook),而是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前沿的科学发现、可实施的工程创新、商业化应用的前景。这一定义,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但是,他们更关注深度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因此,他们提出,深度技术产业的本质是利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先进技术应用来解决大规模问题。

基于这一定义,本文对于深度技术产业的特征总结如下:一是直接面向重大问题,如可持续发展、健康长寿等。二是注重各种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大量的深度技术产业利用成熟的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新兴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知识(如合成生物学)融合进行研发,这种技术融合是深度技术产业的本质技术特征。有关调查发现,96%的深度技术企业使用至少两种技术,66%使用一种以上的先进技术,大约70%的深度技术企业拥有其技术专利。三是形成高科技的物理产品,深度技术产业以新的科学发现与前沿技术为基础,但其核心目标是开发技术密集的物理产品,将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融合到有形产品中。BCG调查发现,83%的深度技术企业从事物理产品开发。有形产品的生产都涉及工程设计、工艺流程、供应链等复杂事项,意味着深度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技术研发、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四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度技术产业已形成一个包括多方主体参与的产业生态。有关调查发现,约有1500所大学和研究实验室参与了深度技术。

还有一些研究从深度技术产业的特征来对其进行定义。根据麻省理工评论的分析,现在研究领域用两种方式来定义深度技术产业,一种是基于分类法,即将一些前沿行业(例如材料、区块链、无人机、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机器人、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定义为深度技术产业;这种定义方法并非完全准确,因为在第四次创新浪潮的背景下,技术持续进步,将这些产业罗列为深度技术产业无法体现深度技术的本质。另一种方法是基于进入壁垒来定义深度技术产业。根据这一说法,深度技术产业是指有双重进入壁垒的行业,即存在高水平的信息不对称与高水平的管制不对称,这两种壁垒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出现投资不足等问题。这一定义虽然概括了深度技术产业的部分特征,但过于抽象,对深度技术产业的其他特征也没有涵括。

本文认为,深度技术产业是一类融合性产业,这类产业基于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以可工程化、可规模化、可负担的物理产品,满足人类及人类社会的重大和基本需求。因此,深度技术产业不同于现有的硬科技或者黑科技概念。

在英文领域,对应“硬科技”一词有三种表达:硬科技(Hard Tech)、硬核科技(Hard Core Tech)、强科技(Tough Tech)。在国外,有些研究者将硬科技与深度科技视为同一概念,例如维基百科将深度技术与硬科技等同起来。在我国,“硬科技”一词重点指解决现有产业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从这一概念上看,硬科技与深度技术产业有着本质区别,深度技术产业强调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应用该成果所得到的全新物理产品,而硬科技更多的强调前沿技术与工程的应用,以及这些现有产品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核心环节。例如,航空母舰制造属于硬科技领域,但不属于深度技术产业。

黑科技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根据其应用语境的不同,黑科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指在某一个产品中运用前人未能运用过的技术,这个概念大量用于商业宣传中;另一个是指一些刚出现苗头的科技突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度技术产业更具有现实可行性。例如,深海采矿在当前属于深度技术产业,而火星或月球采矿仍属于黑科技领域。又如,到目前为止,使用量子力学来重构通用计算架构的技术与产品仍属于黑科技领域,但采用量子叠加原理的量子通信,已形成相应的产品,属于深度技术产业领域。

(二)深度技术产业的特征

从前文关于深度技术产业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从市场需求来看,深度技术产业面向人类基本需求,解决重大现实问题。这一特征决定了深度技术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虽然科技持续进步,但是人类的大量基本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深度技术企业能研发出满足人类更多需求的新产品,并以大众可负担的价格供应给市场,将形成一个大的消费市场。

二是从现实可行性来看,深度技术产业具有将科学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深度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基于前沿的科学成果,但不等于只能在试验室复现的成果或者只停留在学术论文上的成果,而是具有工程化可能的科学成果。即深度技术产业不但要解决科学问题,更要解决工程化问题。

三是从创新性来看,深度技术产业能够生产出全新的产品,并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深度技术产业是革命性的,而不是单纯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或微创新。例如,飞行汽车是一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全新思路,其产品与现有的汽车产品有着本质区别。

四是从产业周期来看,深度技术产业发展一般都是基于从科学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创新成果,往往有更长的产业周期。因此,对深度技术产业的投资、融资、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征。

三、加快发展深度技术产业促消费的战略意义

深度技术产业的特征,使其在促消费方面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一是深度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全新的消费生态。深度技术产业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需求与基本需求,而且通过生产全新的产品来满足这类需求,这意味着深度技术产业发展,将会带来消费的革命。Benjamin D. Leibowicz , Volker Krey , Arnulf Grubler(2016)将技术变革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替代,即以新技术取代现有的技术。第二层次是系统升级,需要应用新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第三层次是系统转型。例如,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普及或者飞行汽车普及,意味着道路、停车场、交通管理系统等都要重构,从而实现系统化转型。第四层次是系统化转型后的体系。这涉及根本性的转变,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普及之后,同时要实现电网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形成适应新系统的体系。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将带来新一波汽车消费需求,并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以及产业生态带来革命性影响。

深度技术对产业及其整个系统带来的变革,将重构产业生态,从而形成新的消费增量。以飞行汽车普及为例,飞行汽车带来了低空飞行管理的变化,同时会带动无人机运输、高效物流配送系统、直升机运输与旅游等相关消费业态的发展,并带动飞行汽车停靠点、无人机小型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直升机起降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消费生态。在实践中,我国已开始布局低空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发展低空经济。而一些地方政府早已开始布局谋划低空经济发展。例如,深圳市陆续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多份产业规划和地方法规。2023年年底,深圳市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四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23年,深圳市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累计开通航线156条,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超60万架次。

二是深度技术产业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与底层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解决人类的需求。例如,生命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我们还面临许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很多科技公司重视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健康追踪App、在线预约医生功能、建立网上社区等,但这些并不属于深度技术产业。深度技术产业更加关注重大疾病的预防,以及更加均衡的营养解决方案。例如,在疾病预防领域,能够预防癌症发生的疫苗,除了现有已上市的宫颈癌疫苗之外,还有多种技术路线正在探索之中。在健康生活领域,很多深度技术公司在研究如何以浓缩与均衡方式为人类提供最佳的个性化营养方案。还有一部分深度技术公司研究如何帮助人类抵抗衰老。这些技术如果实现工程化,将带来数十万亿元的市场空间。

三是深度技术产业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扩大消费。经过多年工业化进程,人类社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重大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这些因素也会制约人类消费扩张。深度技术企业致力于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从而扩大人类消费的潜力。

四、深度技术产业促消费的发展路径

深度技术产业拥有全新的物理产品,在促消费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在深度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全面考虑其促消费的能力。

(一)融合发展

深度技术产业促消费的潜力要充分释放,需要多元融合发展。

一是方法融合。深度技术产业一方面是以前沿的先进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另一方面需要生产出物理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要求深度技术产业以问题为导向,将先进科技、设计和工程方法三者融合,从而完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先进的科学方法提供了支撑解决方案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保障了科学成果能变为产品,工程方法确保了技术和商业(至少经济性)的可行性。只有将三者融合,才能使深度技术变成大众可消费的产品。

二是技术融合。深度技术产业往往融合了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物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生产出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产品。例如,在很多新材料领域,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正在融合,从而产生了大量新材料,以解决现实问题。

三是供应链产业链融合。深度技术产业要生产出全新的物理产品,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供应链产业链,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与工程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供应链产业链的问题,从而助推深度技术产品更好更快地生产。

(二)构建发展周期

深度技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BCG提出了一个深度技术产业发展的循环: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这个循环在两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利用DBTL沟通现实问题与深度技术科研成果之间的鸿沟;另一方面是利用DBTL持续优化深度技术产业产品。

与现有的产品开发周期或者软件迭代过程不同,在深度技术领域,DBTL循环发生在比特世界和物理世界交互过程中,囊括了人工智能、量子衍生算法、高级传感、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技术,这些技术相结合会使能力发生阶跃变化。DBTL的设计要求先研发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而不是将所有的可行路径都试错一遍,这样能够加快设计和迭代速度。DBTL还帮助企业更好地降低风险,与其他行业不同,深度技术产业直接面向消费者或者现实需求,其市场风险相对较小,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产品工程化风险、供应链风险等。因此,DBTL是一个非常好的去风险工具。

设计环节作为深度技术DBTL循环的核心环节,不仅仅是将科研成果全面转化,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最先进的设计工具以及创新的设计模式。在创计模式方面,开放、共享、开源的数据访问,推动了多方协作和开放式创新。利用数字化工具,如使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工具来设计产品,而无需实际构建产品,从而减少生产所需的物理原型的数量并提高每次迭代的精度。工程师可以扫描原型并为其配备传感器,以提供实时性能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循环演示设计过程,从而推动协同设计、迭代设计。

通过利用DBTL在物理世界和比特世界的交互,可以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很多深度技术企业在一开始就引进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推动测试过程加速,从而能够更快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深度技术企业enEvolv( 2020年被Zymergen公司收购)基于自动化过程创建化学物质、酶和小分子化合物,该过程从一个DNA分子的修饰变化中构建和测试数十亿种独特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发现新的有价值物质的速度。在学习阶段,人工智能能够加快学习速度,人工智能算法能够通过事先的大数据训练,快速确定哪种经过测试的产品适合解决现有问题,而什么样的类型是不合适的,并可以通过反馈回路自动将学习结果返回到设计阶段。这种算法使机器学习速度进一步加快,时间尺度从几周或几个月骤降至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从而加快了DBTL循环。例如,Kebotix将模拟分子结构的机器学习算法与自主机器人实验室相结合,该实验室可以合成、测试并将结果反馈给算法,通过应用启发式算法,能够自动适应实验室结果,使得快速学习和模拟形成一个闭环。

通过持续优化DBTL循环,深度技术产业可以更快的速度设计与生产出更加符合解决现有问题的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也会刺激消费者加大购买力度,有力地促进消费。

(三)创建产业生态

在利用DBTL循环完成产品设计后,深度技术产业还需要在良好的产业生态中将相关产品快速生产出来,以满足市场上高涨的需求。这个产业生态包括多个主体,包括有合作的大型企业、政府与社会机构、供应链产业链上的企业或组织、消费者等。

BCG和Hello Tomorrow对400多家深度技术初创企业进行调研①,以确定其在产业生态中的地位。该调研发现,深度技术企业对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有强烈需求,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稳定合作关系上,95%的深度技术初创企业希望与现有的大企业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然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57%的企业。不能形成稳定合作关系的具体原因包括:深度技术初创企业过于超前,缺乏明确的应用和概念验证,使大企业无法找到适合合作的对接点;双方未能从一开始就愿景、业务、知识和人力资源目标达成一致;深度技术初创企业在大企业中缺乏明确的地位和角色,等等。

深度技术产业在创业之初,其产品是变革性的,往往难以从社会上获得资金。因此,在资金方面,深度技术产业需要更多渠道的支持,包括亲友资助、公共资金、大学资助、私人投资等,都是其发展早期重要的资金获取渠道。这要求深度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更广阔的融资生态。根据BCG和Hello Tomorrow的调研②,在企业初创期,大部分企业从朋友和家人(40%)、公共部门(30%)、大学(20%)处获得资金支持。然而,随着企业逐步成长,这些部门不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仅有2%的企业会在第二轮融资时还去找朋友和家人。公共部门可能成为企业持续融资的来源,在首轮获得公共资金支持后,还有不少企业(20%)会继续从公共部门获得资金。风险投资一般较少提供首期投资(12%),但会持续为深度技术企业提供资金(24%)。企业风投资金(CVC)既会在前期为深度技术企业提供资金,也会为其持续提供资金。

深度技术产业不但要对供应链进行重构,将其产品或工艺创新与不同的价值链结合,而且需要在市场准入、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飞行汽车为例,不但需要重构现有的汽车制造供应链,还需要将飞行汽车的技术、产品、工艺与交通等其他公共部门的要求相结合,需要政府部门建立牌照管理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等,从而推动产品成熟后进入市场,需要对交通管理措施、空域使用制度、停车场等进行配套设计与建设,这是系统性变革的过程。

此外,深度技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生态。深度技术产业创造出的全新产品可能基于全新的理念,虽然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消费者可能会对其适用性、安全性等心存疑虑。例如,消费者可能会质疑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这需要企业、社会与政府共同合作,完成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使新产品快速推广和普及。

五、政策建议

深度技术产业具有科学前沿性,大多都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要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消费的作用,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用户等协同发力。

第一,积极推动关于深度技术产业的研究。深度技术产业是一个新概念,与之前提出的一些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推动深度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对深度技术产业的特征、发展规律、发展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建立容错机制,构建对深度技术产业的高效监管制度。深度技术产业一般会生产全新的物理产品,这些产品涉及到生命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政府部门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有些还需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与动态监管制度。在监管方面,要建立容错机制,在严格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不能单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看待潜在风险,而是要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使深度技术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并推动深度技术产业的产品尽早进入市场,发挥其促消费的作用。

第三,建立对深度技术产业资金支持的政策体系。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专项资金投资深度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例如,新加坡政府于2016年宣布投入33亿美元设立新加坡创新机构(SGInnovate),其重点就是支持医疗、金融及能源领域的深度技术企业。具体建议包括:一是国家及地方层面的各类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应有一部分用于深度技术行业。国际上,不少国家主权财富基金都会投资于深度技术企业。例如,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投资了JUST(植物性鸡蛋替代品领域)、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商业聚变能源领域)和Memphis Meats(动物细胞肉类公司)。二是建立国家“耐心资本”(Patient Capital)基金。“耐心资本”是一种长期资本,这类资本一般由公共部门牵头发起,不追求短期回报,而是重点支持具有长期价值的项目。2016年,英国政府宣布建立耐心资本制度,并由政府出资25亿英镑成立了“耐心资本计划”(British Patient Capital) ,由英国商业银行的子公司进行管理。这一制度为英国的深度技术企业带来了大量资金。三是以科研项目等方式,资助深度技术企业进行早期研发。在国家科研基金中,应有一部分支持深度技术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基于深度技术的行业特性,公共资助是其融资的重要来源。四是建立有利于深度技术产业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深度技术产业要将前沿科技产业化,需要有工程化、工业流程、生产线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支撑,因此,要支持大企业参与深度技术产业发展,使深度技术产业快速实现产品化;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实现从单一企业的支持政策到对整个产业生态的支持。在需求方面,支持社会各界率先使用深度技术产品,可将现有的“首台套”政策全面应用到深度技术行业。在政府采购方面,可对深度技术行业的产品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

参考文献

[1] 李勇坚. 数字赋能服务消费:作用机制与政策取向 [J]. 国家治理, 2023, (19): 38-45.

[2] John Paschkewitz,Maxime Courtaux,Vinit Patel,François Candelon,and Antoine Gourévitch,What CEOs Need to Know About Deep Technologies,BCG.

[3] François Candelon, Vinit Patel, Max Männig, and John Paschkewitz,The Incumbent’s Deep Tech Strategy Playbook.

[4] Benjamin D. Leibowicz , Volker Krey , Arnulf Grubler,Representing Spatial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An Energy System Optimization Model,(2016)350-363.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