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策略:重修金融水利工程

0

□ 国研智库新金融课题组

摘 要:新时代金融的逻辑发生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金融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金融科技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传统金融逻辑的变化意味着发展理念的重塑、发展思路的转变和发展要求的更新,进一步深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方法和行动,是新时代对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适应新发展阶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实现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浪潮、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回应人民殷切期盼、履行服务社会责任的担当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融机构需要锚定目标,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实现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关键词:新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化改革;打通堵点;精准滴灌 

溉水渠成千耦耕”。如果把新金融比作水,要精准灌溉到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每一处需要的地方,畅通经济社会的微循环,就需要怀善治之道,采取修渠、疏浚、活水的策略,重修“金融水利工程”。具体来说,即以“修渠”强化金融体制、结构和机构改革,以“疏浚”打通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发现、风险防范等堵点,以“活水”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将金融之水源源不断地向各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精准滴灌。

一、修渠:以改革筑牢金融“水利”基础

金融既有大江大河的奔涌,也有小溪小流的淙淙。金融之水,水势多变,新金融以改革修渠治水,引导金融资源广泛覆盖、灵活配置、便捷使用。现代经济社会莫不浸润在金融之水中,同时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都需要通过“金融水利设施”进行传导。面对实体经济阡陌,金融之水如何既防止“旱涝不均”又避免“大水漫灌”,就需要推进机制、结构、机构改革。

推进机制改革

稳定长效的机制是新金融行稳致远、久久为功的重要保障。新金融以数字技术下沉服务重心,构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乡村农户等长尾客户的体制机制,对实体经济和普罗大众进行精准“号脉”,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改进长尾客户服务,全面搭建起金融支撑服务体系。新金融持续完善加强党的领导下金融发展的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更加公平、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担当社会责任、疏解社会痛点、服务民生福祉,成为负责任、有作为的国之重器。

新金融围绕人本、公正、效率进行系统性、继承性的改革创新,大力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变革的同时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增强制度供给能力,充分激发市场机制活力。新金融深化制度改革,构建一套适应科技发展、数字化转型又贴近现代生产生活需要的管理制度、经营制度。在人民情怀、先进制度、现代科技的三重驱动下,以机制改革再造水渠、激起波澜,全方位提升金融供给质量、能力和效率。

推进结构改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不合理是服务实体经济不到位的重要原因,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在信贷市场,由利率信号扭曲带来的风险溢价低估,导致金融资源过多流入僵尸企业、国企、政府融资平台,而民营、小微和“三农”企业等弱势、弱质实体经济部门很难得到充分信贷资金支持。在债券市场,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占比较高,而公司债和企业债占比偏低。同时,区域结构、行业结构都不完全符合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新金融大力贯通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调整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和资产结构,致力于破除“二八定律”。“金融不应只追逐金字塔尖上的荣耀,更要润泽金字塔基座。”新金融水渠要四通八达,通向小微企业和田间地头,将金融活水引流至真正有需要的地方。

推进机构改革

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中大、中、小金融机构差异性不足,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亟待建设。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一是优化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的布局。继续放开金融准入门槛,着重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稳健发挥差异功能。同时推动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外国小型专业金融机构。二是大力发展证券、信托、期货、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保险构成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契机,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伴随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资本孵化、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和结构化融资等一揽子综合服务。三是推动银行业体系改革。构建中小银行服务体系,着力发展区域性的中小银行、社区银行、小微银行、民营银行等银行机构。在银行内部形成分层金融服务体系,精准服务不同层次金融需求。四是加快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和破产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通过兼并收购、清算重组等市场化方式推动低效金融机构退出,减少低效、高风险的金融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各类金融机构的完善优化,共建金融水利工程,共治金融之水,共助高质量发展。

二、疏浚:科技赋能打通金融“堰塞湖”

《孟子·滕文公上》对大禹治水的故事作过这样的描述:“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大禹疏通黄河河道,清理水道的淤塞之处,打开缺口,使河水沿道而下注入江海,这之后中原地带才能进行耕种。可见,疏浚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河流畅通顺行意义重大。

带着誓要清淤疏浚的工匠精神走进金融事业,道理亦然。只有打通金融服务发展中的堵点问题,清理出通达的引水渠道,蓄水池里的金融活水才能沿着水网流向真正有需要的人,润泽万民。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不可谓不关键。科技赋能,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巩固了风险防范的底线,使新金融探索的脚步更有勇气和底气。

以技术力量拓展“信用发现”,释放金融普惠性、共享性发展势能

传统金融业务的基本信用架构以财务数据和抵质押为基础,在这样的架构下,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始终聚焦在大中型企业和信用良好的个人,而无论是极具发展潜力但资本规模有限、可抵押资产不足的科创企业,还是本身固定资产较少的农民和小微企业,都难以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中满足其融资需求。面对小微、乡村、科创等痛点难点重点,以及新发展理念催生的绿色经济、开放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集群,旧有商业模式也越来越难提供高质高效的信用,传统金融对于社会经济的支持也必然陷入内卷的死循环。

新金融如何打破窠臼?关键在于通过科技赋能探索新的信用发现,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不断扩展业务范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金融服务不能精准触达用户需求也并不是因为用户缺少信用,而是金融机构缺乏信用发现、信用评估的技术和能力。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这一切变为可能。一方面,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多维度数据,勾勒更加清晰完整的信用特征,为农民、小微企业等主体增信授信,绘制信用评价的“精准画像”。另一方面,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构建新的信用范式和评价体系,使缺少抵质押物或缺少信贷记录的客户也能够“拥有信用”,为服务对象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和综合服务。同时,持续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定价成本,以坚实有力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保障新的信用发现、信用创造路径稳定畅通。

通过信用发现,使市场参与主体能够获得更丰富的金融服务,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金融之水得以跨越金融机构和企业、大众之间的“信用鸿沟”,精准滴灌到实体经济和弱势群体,为普罗大众获取优质金融服务创造了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

以科技手段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数字化风险防控能力,筑牢金融风险防线

防范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数字时代给金融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从外部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资金链条更长、经济运行机制更复杂,金融服务种类更丰富、获取更便捷、触达更深入,随之而来的风险形态变化更快、传播更迅速隐蔽;从内部来看,风险管理的思维理念、能力和技术手段亟需进一步升级。在金融服务生态更加开放、多元的大趋势下,传统的行政手段和人海战术,将不能及时对业务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无法识别和应对无处不在的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能力犹如一盏灯,如果盲目走到灯光笼罩之外,看不清情况,也就无法预测结局。在荆棘与鲜花丛生、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路上,科技力量的加持为这盏灯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让光芒笼罩四野,使风险无所遁形。

现代科技的应用给风险管理的革新创造了全新的切入点,更加关注数据应用方式、风控技术手段、风险管理理念的升级。金融机构应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聚焦实体经济和客户需求,聚焦管理痛点和发展难点,构建全面、精准、数字、穿透、开放、前瞻的智能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体系,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风控环节,提升风险防范、识别和化解的效率和准确度。一是要强化统筹谋划,以长远视角对数字化时代风控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与业务规划、数据规划、科技规划等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统筹部署、统一推动,强化前台、中台、后台三道防线协同联动,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二是要强化数据治理,进一步完善数据架构设计、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挖掘运用等数据治理手段,建立以数据为核心和基础的风控体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监管要求,规范数据开放、共享和赋能规则,助力智慧政务平台建设,共享数字风险控制能力,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等,主动融入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三是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的有机融合,从管理层、应用层、功能层和基础层四个维度提升多层次、可扩展、快迭代的智能风控能力;围绕监测预警、智能审批、数据合规、反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工作,构建更加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现代化风控体系。

三、活水: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金融的“水利工程”修筑了纵横交错的水渠,疏通了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梗阻,广大金融机构则是经由这“水利设施”,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引流至经济社会的最后一环。新兴“水利工程”使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其中既有思维层面的革新,也有经营模式和战术打法的升级。此外,在新金融实践的过程中,还应该激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为其设计科学的考核体系,以保证活水精准灌溉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终得以普降甘霖、泽及万物。

以痛点思维作为行动依归

处高而顺势,方能无往不利。新金融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金融本身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治理中资源配置的功能,是诸多社会难点与痛点问题的直接面对者。金融不应独善其身,只囿于谋求自身高利润,而应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需求,解决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痛点,才能在与社会的共荣共生中焕发出永恒的生机。

洞察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需要饱含对人民的深情、对疾苦的体察和对美好的追求,这需要金融从业者和金融创新的先行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切实的行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痛点思维。新金融的行为关键就是痛点思维。

所谓痛点思维,就是围绕痛点展开思考的思维方式,是从感知痛点出发,循着痛点去治疗痛点的过程。新金融的出发点正是解决这些传统金融思维体系下无法顾及的痛点问题。如果不解决阻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痛点难点,何谈美好?

痛点思维意味着对金融需求的理性思考与准确把握。那么金融需求究竟该如何理解?在传统的金融视角下,金融服务就是帮助客户解决货币与信用难题,客户找到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机构找到客户,围绕的都是“经济利益”。然而,经历了无数次的金融危机之后,市场主体对于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货币与信用”,金融机构的社会定位也开始从最初的经济属性转向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不断推进,我国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也开始分化。居民端对金融机构的诉求重点不仅是利息与收费等“经济利益”问题,而且开始更多地关心便利、安全、效率等体验性需求;企业端对金融机构的诉求也不局限于“经济利益”问题,开始关注谁能提供高水平的金融顾问服务(譬如决策咨询与融资安排)、谁能提供及时专业的市场信息并促成交易完成(譬如搭建有效的市场撮合平台)等;政府端的变化更显著,不再是简单要求存款利息与资金汇划效率,而是谁更安全、谁能借助于金融思维与金融工具帮助政府解决行政难题,提高行政效率。

因此,客户痛点驱动产生新的外部金融服务需求。为了满足市场主体新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就需要开启“雪中送炭”的经营模式,实现从“供我所有”到“足你所需”的理念转变,在“资源配置方”与“潜在客户方”之间搭建“金融之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金融是一个最有条件深度参与并服务社会的行业,从新金融的逻辑和视角去理解痛点思维,会发现没有什么是与金融无关的。如果金融机构只将目光局限于所谓的“属于我们的事”,那到头来会发现脚下的路越来越窄。痛点思维下的金融工作,真正把国家和人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通过解决国家和人民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准了痛点,拿出金融解决方案,社会和公众自然会给予金融机构丰厚回馈。痛点思维的背后体现的是金融机构的利国利民之心、挺膺担当之义。

新金融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变化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履行社会责任,利用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以无痛或微创的方式,一点点地去破解经济社会的痛点,尤其是长期被“冷落”的“三农”、小微等领域,提供契合现代化经济体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把“手术刀”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几乎有潜力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痛点纳入“治疗”范围,真正做到社会民生凡有所求,新金融必有所应。

金融无定式,一切痛点皆是机会。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抓住痛点就意味着拥有机会。互联网实践充分证明了用科技解决痛点的过程就是培育盈利模式的过程。新金融正是在不断为客户解决痛点的过程中,创造共生价值,实现共同发展。

以数字化经营作为实现路径

因势而谋占先机,顺势而为赢主动。随着技术进步,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万物互联、泛在智能”的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交易贸易模式逐步改变。置身于数字化时代浩荡洪流之中,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字化经营,已经不再是要不要做的事情,而是一次“通变为雄”的顺时而动,更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

数字化经营是生态化、场景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全链条、端到端的数字化。数字化经营颠覆传统经营作业模式,将经营起点从产品和业务驱动转变为场景和用户驱动,核心是“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金融机构未来必须以数字化的思维、逻辑、能力去迎接挑战、实现转型。数字化经营作为路径、方法与工具,让传统金融全面变革以重塑价值创造链条、放大总体价值加成。

一是提升数据能力。站在企业级的角度统筹数据能力建设,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数据标准,优化应用环境,协同数据与业务的需求、开发、使用各个环节,建立企业级数据治理架构,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数据驱动业务、业务反馈数据的良性互动。二是强化科技实力。数字技术的运用为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实现方式,实现了场景的快速连接和数据的高效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在报表处理、客户应答、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效为一线赋能减负。企业级架构和数字中台可以为敏捷响应客户提供来自技术底层的保障。三是转变用户逻辑。以用户为中心作为经营逻辑起点,达成用户洞察、双向互动、精准触达、千人千面。通过搭场景、建生态、扩用户,实现获客、活客、留客。围绕各类生态场景,打造各类交互平台,实现“全链路、全渠道、全天候”的全周期用户服务。四是再造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从产品驱动思维向客户驱动思维转变,改善端到端客户旅程,打通服务渠道、联动线上线下,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缩短审批等待时间、智慧推荐适配产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同时打造集约化、智慧化运营平台,实施前后台业务分离,赋能各级管理者进行数据和业务管理。

以升维G端、B端、C端服务作为战术选择

伴随着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数字化进程正在由消费端(C端)向机构端(G端)和企业端(B端)演进,依托数据驱动和科技赋能深耕垂直细分市场成为金融机构经营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产业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连接了G端、B端、C端,为构建三端联动的业务发展格局提供了基础。

我们在上篇的第二部分“第二发展曲线”中已经详细阐释过建行的新金融行动是如何从G端、B端和C端三个维度开启转型和重构,重新定义新时代金融的功能的。本节我们从具体的业务实践中抽离出来,对新金融G端、B端、C端服务升维的战术选择进行总结和概括(如图1所示)。

G端

新金融依托技术和平台优势,加强与G端的系统及平台互联、服务和功能对接,把履行社会责任与优质服务结合起来,助力提供公共产品、优化公共服务,依托或复用金融机构的物理和线上渠道、金融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帮助政府部门提供成本更低、效果更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案,使新金融成为增进社会治理能力的高效黏合剂。

B端

新金融推动技术开放,为B端客户搭建开放平台,互为助力营建共生共荣生态。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帮助企业优化再造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依托开放平台,全网式联结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帮助上下游企业找投资、找技术、找服务、找项目,从“资端”转向“智端”,以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三流合一”和集成化金融服务,推动传统产业链升级再造和客群协同发展。

C端

新金融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关注存量客户经营,通过C端突围实现价值转向,打造生态场景经营平台、开放型数字支付平台、互联网化产品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营销体系,依托大数据洞察C端消费特征和真实需求,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底层,深度融入客户生活,实现功能浮现,同时使C端用户从单纯金融消费者转变成为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金融活动的参与者。

构建G端、B端、C端一体化生态圈

现代金融服务更加趋向于开放、无界和多业态融合。金融机构在G端、B端、C端深挖客群、提供服务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构建G端、B端、C端生态打通、开放融合、数据共享的一体化生态圈。在生态场景的建设中,G端客户是源头资源、B端客户是核心环节、C端客户是战略重点。生态场景是客户“蓄水池”,要依托科技手段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通过实现场景的拓展连接,进行G端、B端、C端相互引流与转化布局,通过“非金融+金融”场景完成从流量向用户再到客户的转化,打造数字化全链路经营模式,提高一体化生态圈的业务价值。

以科学考核体系作为激励保障

体现人民至上新金融价值观的体制机制,应在规范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加突出促进解决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要紧抓金融机构考核体系设计,克服单一效益指标考核惯性,将金融机构党建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等纳入综合考核和全面监管。

综合考核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不仅为金融机构践行新金融指明目标方向、提供激励保障,也为未来新金融实践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是打造新金融可持续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设计科学考核体系的关键在于提升考核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考核指标的设计要从顶层设计起进行系统性规划,兼具全面化、精细化和差异化。通过选取关键核心指标,综合统筹、全面覆盖,特别是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多维度指标体系,发挥指标间互相协同的合力作用。此外,还要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和考核运用结果,将考核结果与机构监管评级等联系起来,切实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

通过设计科学的考核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业摆脱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短期效益的行为模式,使金融机构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培育有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厚植经济发展沃土、改善社会环境的大生态循环中焕发新的力量。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