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为低碳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0

周宏春

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激发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一、低碳经济的起源、内涵及其讨论

低碳经济是21 世纪初兴起的概念,产生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降低经济活动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成为人们的“无悔行动”。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最初见于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进而逐步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成为英国的优先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包括构筑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主要是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以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二氧化碳捕捉利用及储存技术(CCUS)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工业节能减排、节能建筑、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等。

低碳经济, 用经济学术语表述就是,以同样的能源消耗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或生产同样的产品消耗更少的能源。从这一角度出发, 低碳经济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模式创新等途径,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比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的消耗,积极探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的技术和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随着《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相继发布,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中央还在不同场合、不同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降碳”, 坚决禁止盲目上马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这为我国中长期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现我国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能源是重中之重。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先要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努力控制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总量,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其次要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合理发展天然气,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努力以非化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替代存量化石能源消费量;第三要改善能源供给、转化和利用方式,形成少排碳乃至不排碳的新模式;第四要积极发展“新能源+ 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第五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综上,降低碳含量的相关活动均包含在低碳经济之中,包括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去除等,其本质是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及观念创新等,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及其评价

下文介绍和讨论的低碳经济,包含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节能减碳、循环经济、自然碳汇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经济的低碳化程度。总体上看,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趋势明显。我国坚持先立后破,近年来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装机规模、利用水平、产业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21 年,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 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 万亿千瓦时。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2012 年的14.5% 提升到2021 年的25.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明显降低了每度电的碳排放量。煤炭清洁利用成效显著,10.3 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低碳煤电体系,超过300 克/ 千瓦时的煤电机组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级。持续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上大压小、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淘汰能耗高、排放大的燃煤小锅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每小时35 蒸吨以下、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内每小时1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基本清零。此外,散煤治理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21 年底,完成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散煤治理2700 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6000 多万吨,北方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所用散煤基本清零。

(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减轻经济中碳含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同时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2021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例分别为7.3%、39.4%、53.3%。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2010 年—2020 年,节能服务业产值从836 亿元提高到5916 亿元,年均增长约2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1%。与此同时,我国加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企业及集群开展综合整治,总量全国累计已超10 万家,重点区域已实现污染型企业动态清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 年版)》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目前, 全国已累计淘汰和化解钢铁产能约3 亿吨、水泥产能近4 亿吨、平板玻璃1.5 亿重量箱。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稳步推进,2021 年,全国有23 家钢铁企业约1.45 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25 家企业约5.36 亿吨粗钢产能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两者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5% 左右。我国经济的碳含量总体上逐步减轻。

(三)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

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2021 年我国能耗强度较“十五” 末累计下降44%,支撑碳排放强度下降50.5%, 节能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率高达80% 以上。重点耗能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燃煤发电、电解铝、水泥等能效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城乡建设和节能建筑发展迅速,截至2020 年底, 全国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77%,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 亿平方米,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2022 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 亿元。“十三五”时期,单位GDP 能耗累计下降14%, 累计节能7.1 亿吨标准煤。同时,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产品的供应,居民使用的家用电器主要是节能产品。我国近年来的节能量占同期全球节能量的一半左右,为加快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著降低碳强度

循环经济对碳减排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产业循环链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的“两网融合”;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加强农作物秸秆等的综合利用。有关研究发现,利用粉煤灰等固体废物替代石灰石等碳酸盐类高载碳原料,可以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废钢铁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与用铁矿石的长流程炼钢相比,每生产1 吨钢可减少1.6 吨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不仅遏制住了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长的势头,还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

(五)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碳强度

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去除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围绕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大幅提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全国森林覆盖率从20 世纪80 年代的12% 增加到2020 年的23%, 森林面积达2.2 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175.6 亿立方米,连续30 年保持“双增长”。我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量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六)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风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成为更多民众的自觉选择。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要求生活所需耗用的能量尽可能地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这一概念有大有小,大到人类社会,小到每个个体。积极提倡并践行低碳生活,通过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湿垃圾发酵沼气再利用,可有效减少生产同等数量产品和垃圾焚烧时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引导公众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碳排量小的交通工具出行。如今绿色低碳生活风尚已在我国初步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深入人心。

(七)支持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开展气候变化多双边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已与38 个国家签署了43 份合作文件,向这些国家援助小水电站、光伏电站、气象站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设项目。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自2020 年9 月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八)低碳经济发展相关制度逐步完善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有鉴于此,我国除定期编制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报告外, 还推出了一系列财税、价格、金融、贸易等政策和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独特引导作用,健全政府绿色低碳产品的采购政策和标准,引导企业增加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发展迅速,截至2021 年底,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5.9 万亿元,存量规模占全球第一;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40 亿元,年末余额1.1 万亿元,基本满足相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发展。2021 年7 月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 截至2021 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约1.8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76.6 亿元,配额履约率约99.5%。随着市场升级扩容, 特别是法规政策、监管机制、标准规范的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对企业减排二氧化碳等行为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空前的力度推进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持续改善。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这既是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必然选择。

气候变化关系到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发展战略,是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国际问题。我国必须与世界各国一道,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不懈努力。

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概算需要百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是实现由高碳到低碳、近零碳转变的前提。与此同时,低碳产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要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改善14 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的能源消费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刚性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也将在一段时间内合理增长。与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后再用40-70 年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不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有30 年。因此,既要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又无法效仿西方国家自然达峰的模式,是我们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然而,机遇也孕育在挑战之中,无论是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或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是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均能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富煤、少气、缺油的化石能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尽管近年来我国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但2021 年煤炭消费占比依然较高;而油气等优质资源的不足,导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4%,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4% 以上。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能耗8 吨标准煤以上,2020 年我国人均能耗仅3.5 吨标准煤,但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已与欧盟国家相近,碳减排压力大。虽然我国水电可开发容量居世界第一,但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分布不均,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特征明显,煤炭因此成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快开发利用煤炭少排碳乃至不排碳的技术路线、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的应用。

三是由“高碳”向“低碳”转变过程中, 基础支撑和科技研发能力有限。目前,中国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重大战略技术储备不足,部分关键材料、装备缺乏自主可控能力,存在“卡脖子”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的情况是,有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设备。此外,甲烷排放量的“家底”还不清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亟需建立健全,标准和认证制度也有待强化。跨领域、高水平、多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尚存在缺口,相应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迫切。

四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刚从气候变化的“小圈子”中脱颖而出,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管理者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有的地方甚至认为,可以赶在2030 年前这段发展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窗口期”,抓紧上项目攀登碳排放新高峰; 有的地方则脱离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搞“运动式”减碳,把长期目标短期化,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些做法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不符,必须坚决防止和予以纠正。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展望与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还涉及地球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不仅是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对生活方式的再造, 更是人类为适应生态系统变化而重新制定的战略性经济转移路径。只有长期努力,坚持低碳发展目标不动摇,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场景。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虽然我国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依然较低。弥补风光水电的不稳定,需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产业。同时,氢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国际能源署(IEA)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二次能源,既是燃料也是原料,可作为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直接使用。未来,我国应立足于能源资源禀赋,统筹降碳和能源安全, 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科技创新,还要全面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水泥等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未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高端装备等相关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能源替代、循环经济、节能增效等成为碳中和的重要实现手段, 以电池回收、金属资源化利用为代表的行业也将带动形成众多循环再生产业。到2035 年, 纯电动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从而为新能源汽车及其上游“三电”、氢能、材料、设备及充电桩等行业带来极大机遇。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低碳改造,绿色建筑产品、技术及认证等服务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力发展节能碳汇产业。2020 年,我国5G 基站达70 万个,占全球比重近七成。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能耗需求的快速增长,也蕴含着较大的节能潜力。“十四五”时期,需加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的能效管理,对5G 基站、数据中心等开展能效对标行动,推广高效制冷技术、先进通风技术、余热利用技术等, 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直流供电、“光伏+ 储能”等新技术。目前我国有各类园区共计15000 多家,对经济贡献超过30%,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十四五”时期, 要深入推动工业园区产业和能源协同发展,促进企业间、产业间耦合共生。开展资源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电气资源集成平台,集中建设完善园区内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中水回用厂等公用辅助系统。此外,大力发展经济藻及产油用的能源藻,这是消耗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的作用,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等政策,推动碳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和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碳减排,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要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继续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交易、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提高碳汇水平。“十三五”末期,我国森林积蓄量超过175 亿立方米,但绝对水平较低,因此,碳捕获、使用和储存(CCUS)及碳循环经济(CCE)等技术蕴藏着巨大机遇。要进一步推广复合型工厂和社会化企业模式,加大节能降碳改造财政扶持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基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大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者、美丽中国建设者获得应有收益,实现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要拒绝奢华浪费,逐步戒除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此外,逐步戒除“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 的塑料袋,即可节省生产塑料袋能耗约1.2 万吨标煤,减排31 万吨二氧化碳。大力推动开展家庭垃圾的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总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确立,为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投资机会、广阔的产业空间和美好的市场前景。我们应抓住机遇,看准方向,积极发挥地方和企业的比较优势,力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时实现,并在国家战略实施中发展壮大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