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坚定不移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打造“一院三平台”

0

20221012日,安徽省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六安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中与氢能相关的内容如下:

四、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总目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逐步推动非化石能源从补充性能源向替代性能源转变,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能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更大力度实现节能减碳。

(二)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统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以电网为核心平台,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鼓励新型电力技术应用,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统一调度,提升源、网、荷侧灵活协调运行能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风光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等多能互补项目和风光等源网荷储项目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发展,探索“水风光氢一体化”开发机制。

五、推动能源产业升级与合作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拉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打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样板。

(二)坚定不移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推动氢能产业链条发展,探索培育“氢燃料电池电堆及辅助系统生产+氢能源动力系统集成+供氢设备生产+加氢等综合能源站建设+加氢运营服务”为一体的氢能产业链。依托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城市建设,发挥在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先发优势,以实现燃料电池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为目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一院三平台”(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氢能和燃料电池公共检测平台、氢能和燃料电池新型研发平台、氢能和燃料电池国产化适配平台)创新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明天氢能等龙头企业以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为重心,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燃料电池自主创新高地、高端制造基地和多元应用试验区,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和高效的创新生态。以氢能在电网领域应用技术示范项目为基础,开展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促进氢能与电能互补协同,构筑氢能综合应用体系,探索形成完备的氢能多元应用生态。以公交车、物流车等交通运输领域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城市公交、厢式物流等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引导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错位发展,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开展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推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构建氢能多元应用格局。布局工业副产氢提纯与应用相关技术与产业,降低工业副产氢成本,加强与气体企业的气源供应合作,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氢能供应体系。分步构建完善的氢气储运网络。围绕氢能产业布局、氢源保障及终端推广应用统筹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布局。

(三)增强能源装备竞争力

以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引领,加快推进兆邦智能装备制造及新能源再循环利用基地,打造以核电、核能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围绕落户合肥的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等新能源汽车,重点布局整车及电机、电控、电池等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依托我市新能源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领域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加快引进产业链上游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储气罐等关键零部件项目。依托光伏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积极承接合肥光伏制造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太阳能设备和生产装备制造、太阳能材料制造,拓展风能、生物质能电机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四)融入能源领域合作格局

2.加强与大型能源企业合作。汇聚整合上下游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精准开展“双招双引”。依托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聚焦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热管理系统、DC/DC变换器、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积极对接林德集团、亚联高科、川崎重工、中国华能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团队和企业。围绕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建设明天氢能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及高档变速箱生产基地,积极引进美锦能源、潍柴动力、东华能源、昊华化工等燃料电池龙头企业。

来源: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