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院士:元宇宙不会是下一代互联网

0

来源:智能研究院、新京报、人工智能学家

8月4日下午,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下一代互联网离我们有多远” 数字技术主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发表了主旨演讲。

他指出,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转型期,互联网企业告别了野蛮生长阶段,希望互联网企业正确理解治理,也相信国家在监管上将以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方式来进行,让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序。web3.0更多只是web2.0的演进版本,还承担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元宇宙还是个小众市场,前景还不够清晰,也无法成为下一代互联网。

演讲内容摘编如下:

一、转型期互联网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我们还是有很好的机遇

互联网行业转型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我们在全球面临新冠变种、俄乌冲突、美欧通胀、逆全球化这些不确定性的风险,中国还承受内部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不确定性压力。当然中国也有确定性目标,低碳化、绿色化、清洁化是中国确定性的目标,我们还要“双循环”、共同富裕。这些虽然是确定性的目标,但是发展路径应该是有不确定性的。

今年上半年经济的主要数据受到疫情的影响,比预期增长速率有下降,但是跟数字化有关的经济指标还是相当亮眼,还是逆势增长。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就说过,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的价值是确定性的增长,通过数字化就能获得和分析数据,就能极大消除各种信息的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对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变化的敏捷性,增强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的弹性。

转型期我们还面对什么挑战呢?中国互联网企业告别了野蛮生长阶段,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互联网的管理是审慎包容的,为互联网发展创造了机会,但是也给互联网的野蛮生长留了空间,出现了利用大平台垄断打压同行、滥用算法侵犯隐私,损害消费者利益这些扰乱互联网的市场行为,所以互联网的治理很有必要。去年国家出台的互联网监管治理力度是空前的,互联网企业一度对监管不够理解,表现为对发展预期变弱,对发展路径迷茫,互联网大厂减速换挡。这种情况不能说都是治理导致的,但是也有一些治理的因素。一些互联网企业对治理不够理解,我们希望互联网企业正确理解治理,也相信国家在监管上会以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方式来做,希望经历监管以后,我们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更规范有序。

转型期还面对一个挑战,是互联网用户数基本饱和了,互联网的普及率,现在已经到了70%,用户每周上网时长,平均下来每天4个小时,也都接近天花板了,所以靠用户数增长拉动互联网增长已经并不那么容易。但是转型期我们还是有很好的机遇。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进入商用,中国也是那个时候成功接入互联网,这段时间诞生了一批互联网企业,随着移动通信特别是4G的应用,我们比较深入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然这前后也提出了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现在随着5G的商用,我们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可信互联网、价值互联网。

二、IPv6成为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融合IT与OT

除了我们说的5G,也可以看到互联网从最早的IPv4标准逐步演进到IPv6的标准,尽管IPv6的标准1996年就出现了,但实际上到现在才真正是全世界进入IPv6的时代,到今年5月份,我们国家IPv6的活跃用户数接近7.1亿,占我国全部网民数的67.12%。

IPv6发展有三大趋势,一个是从IPv4向IPv6的过渡在加速。刚才说到,我们的活跃用户数占比已经达到67%,IPv6的流量分别已经占城域网流量的10.8%和LTE移动网的流量40.8%。另外一个特点是从IPv4和IPv6的双栈,向IPv6的单栈演进,美国甚至提出IPv6单栈是网络面向未来创新增长的唯一选择。

另外一个趋势是从IPv6向IPv6+发展,采用IPv6的动力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补充地址不足了,而是更看中了IPv6地址的空间能力开展和创新潜力的开发。我们可以说IPv6具有应用感知能力,因为它有很多的地址可以用来待传递信道的要求,从IP地址就知道我们信道对带宽、时间、抖动有什么样的要求,而不需要到应用层来解释这个业务。

互联网下半场还有一个特征是工业互联网来融合IT跟OT。工业互联网我们有传统的工控设备,按照规定的程序去控制生产装备仪器仪表,当然也收集它们反映的数据,现在5G来了,我们有5G的工业模组,它同样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现场总线,我们加入边缘计算等支持,能进一步地分析数据,送到车间一起加入云机接口和监控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支持,进一步汇集数据,并且还可以建模,再送到工厂一级,工厂一级有各种风控软件、有云计算的支撑,我们把解决方案变成APP,可以拿出去推广使用。

当然我们还有外网,也就是公众互联网,这里特别提到工业互联网现在面临5G时代,5G工业模组不仅仅是个工业模组,实际上也是一个物联网的模组。通过增加一些新一代技术的功能,把5G网模组转化成新型工业网管,新型工业网管不但融合新一代的技术,实际上把IT跟OT很好地融合了,推动了工厂的扁平化、IP化、智能化。

三、中国即将进入“双千兆”时代,算力时代成为重要特征

互联网下半场还有一个特征,是中国即将进入“双千兆”的时代。到今年6月份,中国的5G用户数占全部移动用户数的27.3%,占全球5G用户数的60%。现在每个月每个用户使用流量超过了14个GB,固网的平均下载速率已经接近50多兆快到60兆了,移动网的下载速率也是接近60兆,两者差别不大了。中国百兆光纤宽带接入已经占到宽带用户的93.7%,千兆接入的用户也占到10.9%。

今年一季度,5G下行平均速度335兆/秒,4G是39兆/秒,显然5G已经是4G的8倍了,上行速度5G也是4G的3.5倍,我们现在用户有些还感觉不到,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用5G下载可能要0.1秒,用4G下载可能要1秒,对于一般的应用,1秒和0.1秒的差别用户是感觉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是无人驾驶、远程医疗这些应用,就很关键了,包括将来的VR等等应用,这个差异是明显的,可是现在这些其他的应用生态还没有建起来,所以老百姓可能感觉还没那么明显。

互联网下半场还有一个特征是什么呢?是算力时代,去年5月份国家正式实施了“东数西算”工程,预计我们国家的算力在“十四五”年增20%,也有说30%的,每年会增加大概4000亿元的投资。在2021年,全球算力比例美国占了31%,中国占了27%,日本大概占5%,德国10%,英国3%,中国是排全球第二位。现在人工智能的计算都需要使用算力,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都要去建自己的算力系统,我们可以很多企业作为算力网的业务消费者,社会上还有算力网的业务提供者,两者通过算力网的交易平台融合,在人工智能平台的管理上通过算力网的控制面可以直接关联到云网边端。

算力产业包括什么呢?包括超算、数据中心、计算中心,通用的是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概加起来,2020年我们国家算力产业规模2万亿,直接和间接分别带动经济产出1.7万亿和6.3万亿,所以算力时代也是我们互联网下半场一个重要的特征。

四、Web3.0承受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

下面再谈一下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思考。web3.0能成为主流吗?现在web3.0成为最近十大热词了,我们说web1.0是PC的互联网,当时主要是门户网站作为中心,利用了web浏览器,用户可以从网上单向获取内容,主要应用包括浏览、搜索,总体上用户是被动接受的。web2.0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时候网络平台成为中心,成为主导,这种平台包括腾讯、抖音等等,主要基层技术是移动通信和线下网络,用户这时候是双向互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微博播客,也采取社区的讨论等等,参与对网上信息产品的创造传播和分享,主要应用有电商、移动支付、微信、抖音。问题是什么呢?平台垄断。用户在网上提交了一些作品,很难保证自己的权益。

现在web3.0也有人说叫做价值互联网,它实际上是去中心的,也可以说有中心,只不过这个中心是以用户为中心,主要支撑技术是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数字货币,它跟web2.0比,用户对它提交的网上作品具有传输的确认和价值的体现。现在假如我在网上画了一幅画,画得很好,我放到网上,但是很难证明你是所有者,很容易被盗版、被拿走,也就是说它对用户来讲不体现价值。而web3.0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可以通过数字水印等,让你提交的网上作品是有确定权属的,不是随便可以被谁拿走的。你也可以在网上拍卖,也就是说相当于数字藏品。这种应用实际上在web3.0这个词出现之前就有了,像播客、游戏,也就用户参与,用户也要通过游戏赚点游戏装备,有一定的虚拟价值,但实际都是小的,未来web3.0可以有数字藏品,国外叫非同质性的通证或非同质性的代币,我们可以通过web3.0实现数字资产跟实物资产的关联。这里有什么问题呢?区块链是有成本的。

另外我们说以每个用户为中心,所有用户都匿名,这对于社区的监管是个难题。还有完全去中心带来的金融风险,对治理来讲也是个挑战。我们确实经过了web1.0、web2.0,但是未来是不是一定是web3.0成为主流呢?我的看法是web3.0是对web2.0的改进,为用户在网上创造的作品提供了确权,实现了平台跟用户的利益分享,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不过真正在网上要发布作品的博主,相对网民总量的比例是少的,尽管游戏的玩家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游戏玩家都要用区块链来对自己游戏获得的一些筹码、一些装备考虑身份的认证,因为这些需要成本的,因此web3.0还不是刚需,至少它不会普及到大众,而web1.0、web2.0是大众的。所以我的看法web3.0还只能说是web2.0的演进版本,承受不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任。

五、技术进步近期还满足不了元宇宙要求,元宇宙的前景还不够清晰

还有一个问题是元宇宙。元宇宙现在比较热,完全不讨论它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数字孪生实际上是把现实的事件映射到网络虚拟世界,元宇宙是反过来的,是按人们想象延伸出的虚拟空间,怎么加载到现实空间,它模糊了模拟跟现实的界限。狭义的元宇宙基于VR、AR、MR的技术整合了用户化身,内容生产、社交互动、在线游戏、虚拟货币支付这些网络空间。元宇宙虽然这个词很新,实际上它的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它涉及5G、IP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人机交互等等,只不过它对这些技术要求更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等这些技术能够满足元宇宙的需要,实际上几年之内还不太可能。

而且元宇宙需要更高的带宽。像VR、AR这些场景5G也可以支持,但涉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以及全息的影像,还有将来感官的互联,这些高阶的应用5G是不行的。未来的元宇宙,可能上千个并发量,用户吞吐量可能到TB,非6G不可了,虽然基本上6G可以支持你,但那其他用户还用什么带宽?带宽也不能都给你对吧。

另外元宇宙的前景还不够清晰,元宇宙主要面向消费的应用,文旅、高铁、游戏、感官互动这些,未来大家也可以说产业应用,包括数字创意、虚拟办公空间等,元宇宙的商业模式相对于现在的社交媒体VR、AR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所以元宇宙还是个小众市场,我花那么大的带宽就是去玩个游戏,那肯定不是全民都这样,所以我的问题是,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思考元宇宙会引领未来吗?我的观点是,不会,未来元宇宙会发展,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我们下一代互联网主要就是元宇宙这个说法肯定不成立了。

六、通信技术三大定律仍然成立,互联网仍然是数字经济的主导力量

我们得说,互联网仍然是数字经济的主导力量。通信技术有三大定律,第一是摩尔定律,每18个月到24个月芯片性能翻番,这个增长倍率目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尽管有人说摩尔定律很难持续,要走到后摩尔时代了,但是不断的创新技术还应该使得摩尔定律总体上还能存在,摩尔定律的存在实际上驱动了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和高增长性。

第二个定律是梅德卡夫定律,说网络的价值跟它所连接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我们用户越多网络价值越大,表现为网络经济的高渗透率。

还有一个定律叫吉尔德定律,说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1倍,实际上反映了数字经济的边际成本下降显著,所以也表现为数字经济的广覆盖性,既然带宽便宜了,那我们可以覆盖更宽。所以我们把数字经济归纳为高创新性、长渗透性、广覆盖性。

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中国的宽带渗透率是最好的国家,刚才说了百兆以上的宽带渗透率93.7%,已经覆盖所有的乡镇,现在5G也覆盖所有的乡镇,当然还有待深入。中国的固网宽带的平均下载速率全世界排第九,移动网的下载速率全世界排第七,比美国还要好,所以中国有这么好的网络带宽,哪怕我们的企业自己网络很差,我们实际上不需要企业自建一个内网,就可以利用公众网络,所以降低了企业转型的成本。而且中国人口多、用户多,所以具有最大的梅德卡夫的效益。加上我们国家拥有最广大的市场,所以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以全世界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回报,可以说互联网会继续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主导力量。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