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俊稳
未来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 强调前沿科技突破,对经济社会引领作用明 显,是各个国家和区域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 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和核心依托。培育与形成 未来产业,是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 撑。未来产业一旦形成并爆发出巨大的商业价 值,就会成为产业的领导者,未来产业的策源 地也将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心。当前,未来产 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而科学城 的天然属性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独具优势,积 极谋划科学城建设,实施并形成未来产业发展 范式,则科学城大概率会成为未来产业的最佳 策源地,成为未来产业的中心。
一、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存在四方面 突出问题
未来产业作为具有巨大价值的战略性产 业,在形成与发展中,重大技术突破是关键驱 动力,社会需求升级是主要拉动力。针对新需 求与全新的技术特点,前沿技术交叉融合,不 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环节相互渗透、逐 渐融为一体,将加快未来产业的涌现;同时, 适应新趋势的重大规制变革,是加速未来产业 生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以加快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力图通过原始创新突 破、创新链产业链跨界融合进而形成未来产业, 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然而,当前我国未来产 业发展仍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亟待破解。
第一,科学城等新型载体对未来产业的重 视程度仍待强化。当前,在科技创新范式不断 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多个地区布局建设了科学 城等新型载体。科学城应具备原始创新、关键 核心技术突破以及新兴产业尤其是未来产业培 育等功能。然而,在当前国内布局建设的科学 城中,依托北京、上海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布 局的科学城,往往过于重视国家实验室、大科 学装置等局部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与建设,对 于未来产业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依托大科 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探索形成的未来产业生 成路径与培育机制仍显不足。更有甚者,国内 部分地区以建设科学城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 实,距离未来产业的培育要求相去甚远。
第二,前端技术突破与后端社会需求有机 衔接有待深化。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突破是 催生未来产业的关键因素,一旦技术成熟并实 现与市场需求结合,将爆发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但若颠覆性技术与需求端结合不足,无法充分转化,不仅会造成前期投入的创新资源浪费, 更可能导致预期的未来产业无法进入实质发展 阶段。当前,我国在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突 破的前端环节,政府资源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 大,而对于有效的市场化力量,如科技企业、 创业者、投资者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通过场景 驱动创新、深化技术供给侧与需求侧融合互动 的有效机制尚未普及应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 了未来产业的快速涌现。
第三,对跨界融合的新赛道的重视程度仍 需加强。跨界融合是未来产业涌现及发展壮大 的重要机制。新赛道即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过程中涌现的新产业,其基于前沿技 术突破、集成式创新、业态与组织等多维度创 新,支持经济社会形态演变,是现代产业体系 中最为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组成部分。当前 我国发展未来产业,往往忽视了新赛道与未来 产业的联动关系,过于重视自上而下地通过体 制内资源布局来突破前沿技术、以求引领未来 产业发展,而对自下而上来自市场的、已经萌 芽或成型的新赛道的关注与支持不足,结果导 致未来产业培育与发展面临效率不高的较长周 期、较大投入以及较高风险。
第四,针对未来产业的专项政策和制度创 新以及专业服务需要强化。未来产业发展将带 来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政策和制度进 一步优化以适应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的需求, 包容未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 而当前,我国对适应未来产业的新治理方面的 探索与实践仍然不足。此外,未来产业发展需 要更为专业、高端的科技服务业。以通信产业 发展为例,在国际上,我国 1G 技术处于空白 状态,在 2G 时代也无太多话语权,3G 时代 TD-SCDMA 成为国际电联三大技术标准之一, 但该标准下的设备和终端厂商都比较有限,到 4G 时代才真正进入世界移动通信技术第一梯队,直至 5G 时代完全掌握话语权,这一进程 中,不仅包括技术突破,还涉及有关标准和游 戏规则的制定以及知识产权等专业化科技服务 的助力。因而,我国要通过发展未来产业来抢 占制高点,在着力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还应 不断探索与优化相关的专项政策支持、制度创 新和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业态。
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未来产业的空 间载体必须具备四个基础条件:一是要高度重 视未来产业,将未来产业培育作为核心功能之 一;二是要有能够推动原始创新的科技资源; 三是要有新赛道发展基础的市场力量;四是要 有较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包括专业化的服务机 构和具有改革意识的政府管理部门。目前来看, 各地布局建设的科学城,一旦强化未来产业的 培育意识,解决上述障碍,则有望成为未来产 业的策源地和产业中心。
二、科学城培育与发展未来产业的优 势及典型科学城实践
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有少数科学城已经 开始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型载体。它们聚 焦“科学 + 城”,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与载体, 以及优越的城市环境,汇聚了企业、服务机构 等各类市场化、专业化创新资源与要素,通过 构建融合融通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发展未来产 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合肥科学城:聚焦量子领域,突破前沿技 术、建设产业园区、加强场景供给、提升产业 品牌影响力,打造科学和产业双高地。
合肥科 学城建设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 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 实验室等“一院三平台”,强化原创性技术突 破与专利布局,持续突破量子态存储中继、高 维量子纠缠操控、高效量子纠错编码等关键核 心技术。建有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产业园,围绕 量子芯片封装、测试加工、软件研发等多环节 开展建设,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量 子计算生态产业链。当前,合肥已拥有科大国 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中创为 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 5 家,量子关联企业 20 多家;相关专利占全国 12.1%,居全国第二。 合肥市通过启动建设量子城域网,扩大了量子 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量子通信场景供给,支持 量子信息技术先行先试;支持龙头企业开展量 子信息全球专利布局,抢占国际话语权;举办 2021 量子产业大会、2021 中国量子科技产业 双循环高峰论坛等量子领域科技论坛、高端峰 会等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合肥“量子中 心”品牌的影响力。
光明科学城:聚焦合成生物领域,建设 全球首个大科学装置,引领研发范式变革,打 造创新创业综合体,推动创新与产业融合融 通。深圳的光明科学城高度重视合成生物领 域,布局建设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作为合成生物领域全球首个大科学装置,通过建立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生产单元, 引入个性化定制与互联网工厂理念,能够快 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 测试—学习”的闭环,实现合成生物的远程 定制、异地设计、规模经济生产等。围绕合 成大科技基础设施,光明科学城设立深圳市 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首创“楼上楼下” 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设 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则对 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 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并通过孵化器帮 助创业者创立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商业化应 用,缩短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 时间周期,形成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 转化新模式。围绕合成生物领域发展需求, 积极探索新政策新规则,光明科学城还发布 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领域专项扶持政策,支 持合成生物战略科技力量、创新链、产业链 以及生态链建设。适应大数据研究正在成为 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新 的科学研究范式,光明科学城还探索建设“国 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展数据跨境传输 安全管理试点,促进科研信息和学术数据高 效安全共享。
三、科学城布局与培育未来产业的建议
一是开展多元参与的新研发,深化科技创 新与产业融通发展。立足科学城集聚国家实验 室、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校院所等原始创新主 体以及科技企业、服务机构等市场化主体的优 势,建立由顶尖科学家、领军企业家、新锐创 业者以及敏锐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新研发机制, 鼓励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从原始创新、技 术突破等源头环节深化技术与需求的对接,推 动创新链全周期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二是建设新场景,加速创新成果迭代与应 用。依托科学城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城市 载体,建设一批体现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应用 场景。利用场景创新小切口加创意的特点,选 择一批原始创新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大的场景, 集成需求端及科学技术供给端,协同实施科技 创新,加速技术迭代以及商业化应用,推动原 始创新技术转化为未来产业。由此,借助场景 创新,逆向凝练技术需求,推动科学与产业双 向促进。
三是重视新赛道,汇聚新物种,推动爆发 式成长。着眼于已初步萌芽或初具规模的新赛 道,通过支持赛道内新物种企业进一步成长, 助力新赛道进一步爆发,形成未来产业。精准 施策,推动独角兽企业向科技领军型企业发展; 支持潜在独角兽等企业成长,发现以及培育有 强烈突破意识和跨界思维、表现出更大发展潜 力和科技创新属性的哪吒企业。
四是探索新治理,塑造更加适宜的发展环 境。营造包容试错的制度空间,聚焦未来产业 创新需求,积极感知独角兽企业等未来产业创 新主体的制度需求;根据新物种企业的新需求, 实施适应性的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新规 则。审慎监管新产业新业态,分类制定新的监 管规则和标准,开展差异化、动态化监管,并 根据发展阶段设置“观察期”。
五是升级新服务,助力未来产业规模化发 展。面向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目标,率先加强知 识产权、专利和标准布局,发展知识产权创造、 综合运用、市场化运营等相关科技服务业态。适 应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创新范式变 革的新趋势,建设综合化科技服务平台,集成研 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服务, 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通。
(作者单位: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