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创金融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0

杨凯生

推动科技创新十分必要和紧迫,金融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新发展格局下科创金融发展有三大核心目标,一是金融要支持研发主体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二是金融要促进技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三是金融要助力科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的重点在于如何快速、稳妥地调整完善经营管理思路,在客户识别、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等方面积极适应科创金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难点则是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尚缺乏足够的支撑和经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科创金融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

“十四五”时期是发展科创金融的关键期,商业银行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力,践行科创金融的使命与担当:在服务对象上,要努力前移服务重心;在创新产品和服务上,要积极完善科技金融方面的专属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内部机制创新上,要逐步将服务科创金融升级为主责主业的重要内容;在与外部机构合作上,要搭建科创金融业务联动平台。

一、推动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强调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对科创金融服务的广度、维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前不久,南京发布《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进一步谋划金融、产业、科创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科创金融高地。在当前形势下,探讨金融如何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对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落实《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要求很有意义,很有必要。

当前,党中央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人类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人类将得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使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应用将显著降低碳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生物医药技术发展将大幅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基于航空航天技术,人类的生存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元宇宙通过整合扩展现实、仿真模拟等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有可能为人类营造另一个平行世界、虚拟空间,从而满足人类多种多样精神方面乃至其他方面的需要与追求;等等。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重塑大国竞争格局的主战场。从国际力量格局变化看,科技往往起着关键的催化作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将科技创新视为巩固其全球主导权的支柱,并采取多种手段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阻碍中国专家学者与国际同行间正常的学术交流;为什么“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金融与科技创新历来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近些年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金融业不仅实现了办公电子化、业务处理自动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各种资源的互联互通,大幅提升了金融业运营效率。如今,金融业更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风险定价、投资决策等行为模式的根本性变化,科技对金融的赋能作用越来越明显。步入新发展阶段,金融业除了继续关注科技对金融的赋能,进一步加快自身行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让金融为科技创新赋能。要全面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要发展好科创金融,助力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科技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新发展格局下科创金融发展的核心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但也要看到,建设科技强国之路还很长,不能忽视重大原始创新偏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科技领军人才欠缺等实际情况,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科创金融应该从何处着手?换句话说,在新发展格局下,科创金融发展的目标有哪些?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金融要支持研发主体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必须从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础做起,在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攻关方面下大力气。科创金融既要支持国家级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的带头作用,也要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成为底层技术研发的生力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是应该,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例如,金融机构可以成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的桥梁,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平稳度过研发周期。

二是金融要促进技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提升科技创新整体能力的重要前提。技术要素合理配置至少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方面,要让技术要素流动起来,例如,促进知识产权的流转变现,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要建立科技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缓解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多渠道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探索建立适应科创企业所需要的金融产品体系,继续探索开展投贷联动、投债联动等新型业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赴北交所上市,稳步提升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

三是金融要助力科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当前,在部分制造领域,我国的终端产品、终端设备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例如盾构机、高铁等。下一步,需要逐步在产业链前端也建立起国际竞争力,例如在一些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细分领域,扶持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这样既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发挥机构优势,助力“专精特新”科创企业优化全球营销和服务网络。

三、当前科创金融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科创金融发展很快,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就商业银行而言,近年来科创企业贷款余额、有贷户都是持续增长的,为各类科创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专属产品、专门人员数量也快速增加,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科创企业在资产结构、经营风险、金融需求等方面与传统企业差异较大。以商业银行为例,它与投资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不同,为了坚持对存款人负责,防止和避免金融风险外溢并波及到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偏重于选择支持成熟型企业,要求债务人设定偿债保证和信用增级措施。这些都是应该的、必要的,但大量中小科创企业处于成长期甚至初创期,而且通常具有典型的轻资产特征,缺乏足够的实物抵押品,如果按照传统信贷审批标准,这些中小科创企业的有效金融需求就难以从银行得到充分满足。

鉴于现状,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的重点在于如何快速、稳妥地调整完善经营管理思路,积极在客户识别、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等方面适应科创金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难点则是目前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尚缺乏足够的支撑和经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科创金融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例如美国硅谷银行问题的发生,就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金融业要思考如何既敢于 “摸着石头过河”,又切实把握好金融风险,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科创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四、践行科创金融使命与担当的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发展科创金融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践行科创金融的使命与担当。

在服务对象上。努力前移服务重心,推动科创金融服务专项行动,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创新,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同时也要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的服务力度,围绕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开展银政、银企合作,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在创新产品和服务上。积极完善科技金融方面的专属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抵押品范围,探索企业数字资产、未来形成的数据流等抵押融资模式,以及 “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要发挥商业银行及其子公司、境外分支机构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拓宽综合服务边界,大力支持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积极推动 “专精特新”科创企业走出去,增强海外市场的发展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在内部机制创新上。逐步将服务“科创金融”进一步升级到主责主业的重要内容,在组织架构上可以探索设立科创金融专业部门的可行性。除了单独制定与科创企业特征相匹配的支持政策,努力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力之外,尽量隔离科创金融与传统业务的风险。

在与外部机构合作上。搭建科创金融业务联动平台,深化与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等的合作,打通前中后台数据通道,建设科创企业、项目、产品等数据库,提升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能力,减少商业银行与科创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转换成本。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与政府、第三方技术评估等机构合作建立科创金融人才库,培养一批既懂产业科技又懂金融的科创金融人才,提升科创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供稿)

评论被关闭。